老胡刚把各方数据交叉完,后背一阵发凉——这家丹麦“减肥药之王”一旦把天津基地整个端走端盛康优配,直接丢饭碗的,大概率是 5 500~6 000 名中国员工;如果把给他们做配套、做运输、做包材、做洁净服、做质检、做食堂、做宿舍的上下游全算进去,老胡请教了三位医药产业园区的“老江湖”,得到的原话是:“乘 3 算保守,乘 5 不夸张。” 也就是说,最悲观的场景,天津及环渤海一圈,可能有 3 万人瞬间没活干。
有人撇嘴:不就一家外企嘛,走就走呗。老胡得提醒一句,在天津可不是“租两层写字楼”那么简单——那是他们全球战略工厂,一针司美格鲁肽卖遍五大洲,70% 的笔芯在这儿封装。上游 117 家核心供应商,光天津就占了 63 家,平均每家背后还有二三十家“孙公司”。链条最末梢,连给试剂瓶贴标签的乡镇小厂,都能靠它吃一年。
所以端盛康优配,一旦靴子落地,先哭的不只是白领,还有廊坊做纸箱的司机、静海搞冷链的叉车工、滨海新区给设备做验证的工程师,以及沧州村里给员工做早点的煎饼摊。老胡一向反对“外资一撤就天塌了”的夸张腔,但数据就摆在这儿:天津经开区去年医药产值 1
080 亿,诺和诺德一家占 18%,真拔走,那就是把“肥肉”生生剜掉一块。
当然,企业有企业的算盘:专利悬崖逼近,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排队上市;中国医保谈判杀价刀刀见血;全球总部要求“降本增效 80 亿丹麦克朗”。可中国也有中国的底气:14 亿人的慢病大市场、30 天审评审批的新政、全球最全的化工中间体配套。老胡想说,市场永远用脚投票,想留人,就得把“营商环境”四个字落到实处——电价、蒸汽、天然气、跨境物流、出口退税、员工宿舍端盛康优配,哪样都得比墨西哥、比波兰、比爱尔兰更便宜、更稳定、更可预期。
最后,老胡提个醒:别把“挽留”搞成口号式合影,更别等人家官宣“战略调整”才匆忙成立专班。外资不是慈善家,却也不是惊弓之鸟;让他们留下来的,从来不是情怀,而是算得清的账本、靠得住的供应链、打得了的包票。天津能不能把这只“金凤凰”真的留住,就看接下来 180 天,我们给出的方案是不是比丹麦总部算的那 80 亿克朗更值钱。
留言区说说,你觉得诺和诺德会走吗?如果走,这 3 万个岗位,天津靠什么补得上?
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